細看城市的榕貌
Published on 07.10.2025

文。攝:譚潔榕(OWLHK

 

你有到過西營盤的佐治五世紀念公園嗎?這個歷史悠久的公園,在入口處建有長達100米的古老大麻石石牆,牆上生長著一棵棵十餘米高的細葉榕。細葉榕屬典型的「西蘭花形」喬木,粗大主幹配豐滿樹冠,枝條還會長出獨特的鬍鬚狀氣根。氣根具攀附能力,接地後能幫助支撐大樹,因此能在石牆這類惡劣環境茁壯成長。香港古樹名木冊中的439棵樹木,近半為細葉榕,其中29棵長在石牆上[1]。古樹名木之中樹齡超過一百年的僅有8棵,細葉榕佔3棵[2]。細葉榕比人類長壽,屹立原地飽歷風霜,與不同年代的人共度歲月,與野生動物經歷環境變遷,與建築物共構城市面貌,更見證城市的興衰榮枯。


細葉榕的鬍鬚狀氣根。

從遠處觀看一排連貫的細葉榕榕樹,第一眼就看見其標誌性的鬍鬚狀氣根正隨風而擺。走近一點,卻發現有些「樹幹」原來是已穩固接地的「支柱根」。走到樹下看其葉子,竟然是出奇的細小。橢圓形的葉子只長四至八厘米,寬三至四厘米[3]。雖是細葉,卻可形成能媲美大傘的樹冠,降低樹蔭下的體感溫度攝氏3.6至7.7度左右[4]。難怪從古到今人們都會將大榕樹當成地標,並相約樹下乘涼講故。


細葉榕的葉子。

走經大榕樹下都會聽到聒噪的鳥聲,當枝條果實纍纍,樹上就會擠滿紅耳鵯和白頭鵯。扁球形的粉紅色果實小巧,鵯科雀鳥的嘴巴正好能將果實完整地一口吞下,吃大餐不費吹灰之力。榕樹果實的核再順排泄物在另一端出來,種子再次掉進石牆空隙間,等待發芽。哺乳類動物如赤腹松鼠也在結滿果實的枝葉間大快朵頤。由於細葉榕四季均有機會結果,因此能全年為動物提供食物來源。


紅耳鵯正進食細葉榕的果實。

果實不僅是果腹充飢的美食,對一種身長只有兩毫米的昆蟲——榕小蜂來說,這更是孕育後代的育嬰室。榕屬植物的花藏於「無花果」之中,開花時,香氣會吸引榕小蜂鑽進榕果表面的小孔中,繼而在果中產卵。其後,榕小蜂會在育嬰室裏孵化,此時花粉隨之黏滿於牠的身上。當雌性榕小蜂飛到另一顆無花果產卵時,無意間就成為傳播花粉的使者,彼此形成互利共生的關係。

提及昆蟲,細葉榕的葉子亦為蝴蝶幼蟲所吃,雌性網絲蛺蝶會在細葉榕嫩葉上產卵。植物在蝴蝶生命中擔任不可或缺的角色,幼蟲階段時主要依賴啃食特定的植物為生,這些植物稱為「寄主植物」。蝴蝶幼蟲對植物非常挑剔,倘若幼蟲遇上非其寄主植物,則寧願餓死也不會取食。就網絲蛺蝶而言,只會取食特定數種桑科(Moraceae)植物,而細葉榕為其中之一。


網絲蛺蝶。

細葉榕不僅是一棵高大的植物,更是小型的生態環境。樹木本來在生態系統中就是重要的生產者,吸收太陽能量後再供給動物和人類。榕樹的生命成就了動物的生命,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食物資源及棲息地。而動物享用資源時,亦擔當傳播花粉和種子的重任,協助植物繁殖。

在城市急速發展下,土地被灌上混凝土,城市生態及生物多樣性變得不容忽視。細葉榕在香港十分常見,與石牆交織的歷史亦成為城市的專屬標誌。但隨颱風吹襲、樹木健康變差的問題,久不久就有樹木因對公眾安全構成危險而必須移除。榕樹生長百年,但斬掉只需一瞬,我們應要去學習如何正確看待樹木,如何更完善地保育樹木、與我們同住這個城市的動物鄰居,還有屬於這城市的「榕貌」。

 

參考資料

  1. 發展局:樹木登記冊,2025
  2. 發展局:香港古樹名木 – 標準 – 樹齡超過一百年,2020
  3. 香港植物標本室:榕樹(細葉榕),2025
  4. 林子平:〈城市裡的「免費冷氣」:哪種樹蔭能讓體感降溫7.7°C?〉(取自《溫度的正義》),未來城市,2024

 

訂閱《園徑眾生》電子通訊,以電郵取閱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