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湮沒到重現,百年吊車的歴史軌跡
Published on 16.09.2025

文:華嘉昌(《風火山林》雜誌總編輯)

 

早在1884年,太古已於鰂魚涌興建煉糖廠,及後發展成有相當規模的工業城。工業城不但設有煉糖廠、水塘,還有宿舍及員工康樂福利等設施,而太古船塢亦於1907年落成

太古為照顧外籍員工的避暑需要,更於1892年在柏架山上,約海拔300多米高的大風坳興建了太古休養所。為了連接工業城與休養所,他們同時興建全程約2.3公里的載人架空吊車。根據太古歷史檔案部所提供的資料,該吊車是全球首個專為運載乘客而興建、並由蒸汽推動的吊車系統。其起點位於現時的祐民街附近,終點則位於大風坳的休養所旁邊,途經太古三號水塘(現時康景花園及鰂魚涌水塘花園位置)。吊車最高點離地60多米高,每部吊車同時最多可乘坐6位乘客。


太古吊車於1892年興建,連接鰂魚涌的太古煉糖廠及大風坳上的太古休養所。(相片來源:太古歷史檔案部)


吊車最高點離地達60多米高,每部吊車同時最多可背靠背乘坐6位乘客。(相片來源:太古歷史檔案部)


太古為照顧外籍員工的避暑需要,於1892年在柏架山上的大風坳興建了太古休養所。(相片來源:太古歷史檔案部)

清末畫家吳有如曾在其畫冊中以畫作紀錄太古吊車,並命名為「銅鑼飛棧」。他更以文字描寫了一則吊車意外:「一日有六西人坐此桶中,扶搖直上,及至半空,繩忽折斷,六人者咸如鳥之飛墜,內有一人受傷,其五人者幸各無恙云。」然而,他所繪畫的吊車與歴史相片中所看到的相差甚遠,文字紀錄的真確性成疑。


太古吊車是全球首個專為運載乘客而興建、並由蒸汽推動的吊車系統。(相片來源:太古歷史檔案部)

太古吊車雖然造價不菲,但僅營運約40年便被拆卸。根據資料,電風扇在1920年代漸漸普及,對休養所的需求下降,太古遂在1932年將吊車及休養所一併清拆,只有休養所的基座及吊車支架的底座被留在山上,逐漸被大自然吞噬。


太古吊車僅營運約40年就被拆卸,只有部份基座被留在山野中。(攝:華嘉昌)


太古休養所在1932年被清拆後,只留下建築物的基座部份。(攝:華嘉昌)

 

事隔數十年,一班歴史愛好者持續上山尋古,重新發掘吊車的歴史。香港歷史研究社理事長李澤恩,以及兩位理事阿成和Veo當時亦有組團上山,希望能找到吊車遺跡。「其實廿年前喺網上討論區就已經有一個講法,話太古吊車遺跡仲可以搵到。」Veo說。「但心諗就算有,都已經喺個叢林入面,湮沒晒啦。」


曾參與上山尋找太古吊車遺址的香港歷史研究社成員,包括理事長李澤恩(中),以及兩位理事阿成(左)和Veo(右)。(攝:華嘉昌)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阿成在2018年3月開始上山尋找遺跡,當時只找到兩座吊車石躉(後來被命名為四柱躉及軍灶躉)。他們在2019年1月再組織第二次行動。Veo說:「當時由大風坳到康柏郊遊徑中間,完全係一個密林。」有見及此,他們由郊遊徑開始自上而下尋找,大概多找了4組石躉,以及人工開掘的吊車坑,因而確認了吊車的走線。「你夠薑就沿住直線鏟落去,就乜都搵到啦。」阿成說。及後,他們的成員亦有零星出隊,尋到更多石躉。


在山上依然可找到紅磚小路,是當年為吊車所興建的維修小徑。(攝:華嘉昌)

其後,陸續有熱心人士上山尋古,集眾人之力,先後找到24組吊車石躉,按順序為:橋邊躉、卵石躉、四柱躉、高矮躉、路邊躉、孖仔躉,軍廁躉、平台躉、軍灶躉、山坡躉、馬鞍躉、坑邊躉、現形躉、粉碎躉、山澗躉、康栢躉、雙L躉、四破躉、磚梯躉,單L躉、獨孤躉、孤獨躉、爛尾躉以及終站躉。石躉多依據石躉形狀及地理位置來命名,例如橋邊躉在橋的旁邊;馬鞍躉的形狀似馬鞍。不過阿成指出,部份石躉已殘破不堪,難以證明是否吊車基座。


「馬鞍躉」形似馬鞍。(攝:華嘉昌)


「卵石躉」建在由卵石砌成的基座之上,因以得名。(攝:華嘉昌)


有關石躉的名稱,三人皆異口同聲表示不是由他們命名,而是出自其他行山人士的手筆。(攝:華嘉昌)


吊車石躉多以形狀命名,包括「雙L躉」。(攝:華嘉昌)


「四柱躉」規模最大又接近主要山徑,最廣為人知。(攝:華嘉昌)

現時行山人士只要沿少許崎嶇但明顯的吊車徑上山便可一睹吊車遺址,途中亦能看到從前維修吊車用的紅磚小徑。但李澤恩強調,他們尋找遺址初期,沿途基本上就是一片樹林,沒有明顯路徑,連路上的紅磚也不顯眼。他們當時就似是開了「紅外線眼」,在樹木和泥石之中尋找水泥的痕跡。

在過去幾年間,香港的山林中有不少歴史文物重現,引起公眾關注。阿成說:「我覺得其中一個原因係工具多咗。」他向記者展示不同地圖、地形圖以及航空圖等尋找古跡的工具。李澤恩說笑道:「呢幾年真係搵到好多嘢,因為啲人去唔到旅行嘛。」太古吊車隱沒山林超過70年,因為一時的關注而重見天日,但會不會再次被人遺忘呢?「過多三五七年,呢堆石躉都變晒(普通)石頭㗎啦,無人理嘛,(條路)又會變返密林。」李澤恩慨嘆。


阿成向記者展示以地圖工具尋找古跡。(攝:華嘉昌)


香港歴史研究社曾舉辦導賞團,介紹柏架山遺跡。(攝:香港歴史研究社)

如果大家希望探索太古吊車遺址,歡迎參考以下地圖資料:柏架山24組吊車躉及周邊遺跡

 

 

訂閱《園徑眾生》電子通訊,以電郵取閱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