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企後山使用率高  社會價值不容忽視

保育團體Parks and Trails 及WYNG基金會今日發布《屋企後山研究計劃第二部分:點算後山訪客人數》報告,通過收集10條後山小徑(表一)的人流數據,統計實際使用情況,以及山徑在一天、一星期和不同季節中的用量變化。這些初步數據有助呈現後山小徑對社區的價值,報告亦就後山規劃、管理及保養等方面提出可持續建議,冀社會對後山議題更關注。

屋企後山多數位於綠化帶上,即使未劃入郊野公園範圍,亦屬於城市寶貴的休憩及自然資產,但這些後山小徑的人數及使用習慣卻鮮有相關數據資料。因此,研究小組於2022年7月至8月及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間,先後於10條山徑入口附近安裝感應器,每個地點放置6天至12天,用以點算人次,並記錄人流方向。

WYNG基金會高級項目經理黎文燕表示:「研究範圍內的山徑中,大約一半使用率高,包括鴨仔山、斧山、蝴蝶山、窩仔山、沈雲山及平山,主要為當區居民使用。數據反映不論夏季或冬季,山徑於整個星期都錄得高使用率,周末訪客較平日多約10%至30%,而每小時人流也與『晨運客』活動模式脗合,人流高峰約為早上9時。」

研究發現,後山小徑主要為當區人士服務,使用率最高的山徑為蝴蝶山,平日有超過1,200人到訪,周末更超過1,500人。參考中位數值,十條山徑平日每天大約有400名至500名訪客,周末則有約700人至800人,與2021至2022年度泳季期間到訪公眾泳灘的人數大致相若。加上山徑網絡複雜,研究難以監察每一個山徑入口,故預計實際人流較所得數據更高。

訪客一般會於後山逗留大約1小時至2小時,但數據顯示不僅「晨運客」使用:夏季的山徑活動早於清晨5時至6時開始,直至早上大約9時;下午約4時至6時會出現另一個小高峰。相對而言,冬季山徑使用率則全日分布較為平均。同時,研究小組發現,多數後山小徑全年使用率高,冬季(即普遍認為屬香港行山季節)使用量與夏季相若,只是訪客會因應7月及8月炎熱天氣而調整到訪時間,提早出門或推遲至下午較晚時間出發。

天氣因素也影響後山使用率,雨天的山徑活動一如所料較晴天少,微雨日子(一天內降雨2毫米至4毫米)降低山徑使用率10%至15%,中雨(5毫米至15毫米)減少20%至30%,大雨(30毫米或以上)日子的使用率顯著減少45%至55%。然而,數據意味即使惡劣天氣,例如黃色暴雨警告、雷暴警告、1號戒備信號及3號強風信號生效,山徑活動仍然達到平常日子約45%,反映有些訪客風雨不改使用後山。

按平日與周末比較,雖然後山小徑周末訪客較多,但大多差別不大,例子有窩仔山,平日和周末人數幾乎相同。數據表明大多數後山是鄰近社區的綠色空間,在區內有穩定的使用人群。

其餘數條山徑,例如芙蓉山、道風山、摩星嶺等,由於混合土地用途如有宗教場所或村屋、山徑出入口較為不便等因素影響,帶來不同的使用者行為模式,在平日與周末、夏季或冬季的訪客量較波動,屬「非典型」後山小徑。

Parks and Trails 伙伴協作及傳訊總監鄺芯妍表示:「研究報告得出的初步數據,證明後山小徑所在的綠化帶有價值。每天吸納數百至過千名訪客,大多數山徑全年使用率高,絕非閒置剩餘的空間。政府忽視綠化帶價值,缺乏統一規劃及管理,雖然令後山發展出獨有特色,但同時使後山面對多種威脅,包括欠缺公德心的使用行為、過度鋪砌混凝土、巨大的發展壓力等。」

她建議讓後山使用者及社區團體參與更多後山規劃及管理決策。非牟利組織和社區義工的共同參與,亦有助以可持續發展的模式,解決後山管理及保養問題。

報告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