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James Ho(香港行跡

 

香港的開港和發展一直與戰爭密切相連。1841年1月26日,英國軍隊在水坑口登陸並佔領香港。他們在香港島多處設立了軍營和炮台,包括赤柱古軍營、西灣古軍營和域多利駐地。當時所有的軍營和炮台都由成立於15世紀的英國軍需處(Board of Ordnance)籌劃和建設,該機構專門為英軍提供武器和彈藥。根據CO129文件(英國殖民地部與香港政府之間的往來公文)資料,早在1843年,英國軍需處於赤柱古軍營(現在的聖士提反書院土地)使用刻有「B.O. 及 Broad arrow」的界石劃定了軍營的範圍。

香港常見的軍事地段界石種類,部分刻有Broad arrow箭咀標記。

香港目前已記錄並刻有「B.O.」(即"軍需處")的界石共有五枚,分別位於西灣山、聖士提反灣和馬己仙峽前陸軍療養院。

英國軍需處在1855年被解散,由戰爭部(War Department)接管。馬己仙峽的陸軍療養院大約在1882年建成,這意味著同時刻有「B.O. / W.D.」的軍部界石設置於1855年後至1882年前。

西灣山的「B.O. No. 4」軍需處界石(圖左);聖士提反灣的「B.O. No. 20」軍需處界石(圖中);馬己仙峽前陸軍療養院共紀錄三枚軍需處界石,分別為「B.O. No. 18 / WD4」(圖右)、「B.O. No. 23 / WD2」和「B.O. No. 24 / WD3」。

軍需處界石樣式。

戰爭部存在的時間較長(1855 - 1964),從1930年代開始,香港軍用地段以「W.D.L.」(War Department Lot)為編號,已知的WDL大約有70個。這期間的軍部界石在形狀、大小和字體樣式上有很大的差異,大部分軍部界石由花崗岩製成,二戰後出現了混凝土製成的軍部界石。早期的軍部界石,頂部呈錐形,高約2至2.5英尺。1905年後,軍部界石已經大爲簡化,尺寸改為1英尺長 X 1英尺濶 X 1英尺1.5英尺高的花崗岩界石,多為平頂,頂部留有一寸斜邊。

1855至1964年間所立的部分軍部界石。

戰爭部界石的刻字模式。

1964年英國陸軍、皇家海軍及皇家空軍重組爲「英國國防部」(Ministry of Defence:MOD),所有在香港的軍用地段需求更改爲「國防地段 M.O.D.L.」。界石亦需要更新,大部份MODL界石,都是由已存在的WDL界石改裝,在界石上蓋上混凝土,加入「MODL」刻字。

暫時我們所記錄的MODL界石不多,只有歌連臣角軍人墳場(MODL3)、大澳軍營(MODL101)及前深水埗軍營(MODL113)界石。

1997年香港回歸後,其中14幅面積共2,751公頃的軍事地段無償移交中央政府。另外25幅面積共139公頃不再用於防務目的的軍事地段則移交香港政府處理。按照《軍事設施禁區令》附表一,標示了香港特區內19個軍事禁區範圍,這些軍事地段現稱爲「國防地段 Defence Lot D.L.」。國防地段亦設置「國防地段界石」,多以雲石或混凝土製作,上刻「D.L. / 地段編號」以標示地段界線。所有國防地段都屬使用中的軍營及軍事設施,法律上列爲「禁區」,不可擅自進入。

國防地段界石。

自1841年以來,各類型的軍事界石分佈在整個地區,展現了英國軍需處、戰爭部、國防部以及現代國防地段的歷史。這些軍部界石象徵香港擁有重要的戰略價值,以及區域防衛的轉變。

界石的演變記錄了時代的變遷,地圖上的點和線,成為了另一種歷史書寫。實質上,界石也可以從標記物轉變為歷史文物,見證香港百年城市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