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Teddy LAW(Parks and Trails)
我們和樹木之間有一種微妙的情感連結。不僅因樹木能觸發我們對大自然的想像、對生命韌性的思考,更在於它們的存在,牽連著許多我們生活中的不可或缺:清新的空氣、潔淨的水源,以及穩定的居住環境和護蔭。
樹木會透過光合作用吸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並將之固存在樹幹和根系之中。與此同時,燃燒化石燃料、工業和農業等人為活動也持續將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當全球極端天氣愈趨嚴峻和頻繁的情況下,樹林的固碳能力對氣候的穩定性而言更是舉足輕重。樹林跟我們的生活環境關係密切,但其生態效益卻又抽像無形,難以具象地描述。
樹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小至遮陽擋雨,大至氣候調節。
香港近30%的土地為林地,然而樹木的碳存量又有多少?要回答這個問題,方法之一是先掌握樹木的數據,比如樹種、樹高和胸徑等資料,再套入公式推算。然而研究資源從來都是有限的,如何善用專業知識配合人力資源,提升調查效率之餘又不失可信性是箇中關鍵。
Parks and Trails 在今年開發了一個收集和分析樹木數據的手機應用程式 —— MyTree。它針對現時本地樹木碳匯研究的局限與不足,以科學為基礎,提供一個互動平台讓使用者記錄樹木資料,長遠建立一個郊野樹木資料庫。
MyTree 手機應用程式。
計劃以公民科學的形式推行,透過募集民眾力量系統化地廣集樹木數據。參與者只需攜備智能手機和輕便的測量工具,再按指引將所需資料,比如所在地、樹種和樹木尺寸等逐一輸入應用程式,便可將數據和影像上傳至網絡資料庫。每一筆由民眾記錄的樹木資料,都會經由富經驗的專業人員核實,以提升資料的準確度。
樹木調查參與者只需帶備手機和簡單的量度工具,如拉尺或捲尺。
量度樹木胸徑。
手機平台不單便利民眾自由結伴以小組形式進行調查,也有利坊間組織隨時動員義工參與。參加者不單可從過程中學習樹木研究的基礎知識,包括品種辨認和數據收集技巧,更可藉此了解樹木和樹林對氣候環境的重要性,從而愛惜本地林木,達致公眾教育的效果。
按照應用程式的指引輸入數據,並拍下樹形、樹幹、葉片、花、果等照片,便可將資料上傳至資料庫。
樹木的不同部位有助辨認品種,例如葉片的形狀、葉脈和排列 (圖為烏桕葉片)。
資料庫既由參與者協助建立,所得資訊固然也會透過平台跟參與夥伴和公眾分享。有關平台除了提供個別樹木的基本資訊,也整合了它們的生態服務,如碳存量估算、二氧化碳和空氣污染物移除量等。這個樹木資料庫不僅能夠豐富香港郊野公園和其他林地的基線資訊,相關的樹木管理部門亦可以此作參考,協助制定有效的植林和育護策略。
MyTree 提供手機和網上平台,可以隨時查找個別樹木資料和綜合數據,見樹又見林。
每一棵樹都有其存在意義。以數字形式來表達可以更具體地呈現一株樹、一片林的環境價值,彰顯它們的重要。MyTree 結合了科技應用、專業知識和公民力量,期望透過系統地收集和分析數據,逐步拓展香港郊野樹木圖景。
也許我們難以在每一棵樹的生命週期結束前將之一一記認,但卻可以盡力為我們所遇見的每棵樹留下一筆紀錄、一個印記。
參考資料
下載 MyTree 手機應用程式